7月5日,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校友返校大会在峨眉校区明诚堂举行。学校校长、校友总会会长闫学东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,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宗余,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康国政,校长助理宋新,乐山市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郭捷,乐山市副市长廖沂,峨眉山市市委书记、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李良,峨眉山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彭警出席会议。学校党委副书记高平平主持会议。

闫学东代表学校向长期支持西南交大在峨眉办学的乐山市委市政府、峨眉山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谢,向从五湖四海返校的校友表示热烈欢迎。他谈到,在跨越三世纪的办学历程中,峨眉办学岁月在交大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,培养出院士大师、专家学者、大国工匠、行业翘楚等一大批杰出英才,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、特别是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学校一系列办学成绩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、支持和帮助,从母校走出的四十余万栋梁英才,是母校最骄傲的成就,也是最值得信赖的力量。明年学校即将迎来建校130周年校庆,希望全体校友们团结起来,共同助力母校未来事业发展,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交大人的崭新篇章。

郭捷代表乐山市委市政府致辞。她表示,西南交通大学129年来始终与民族共命运,铸就了“竢实扬华,自强不息”的交大精神,培养了茅以升等大批杰出人才。自1964年扎根乐山以来,学校与这座城市风雨同舟六十余载,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。郭捷谈到,乐山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,发展前景广阔,呼吁学校广大校友当好发展参谋,为乐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;做好校企桥梁,引荐优质项目资源;担当城市代言,向世界传播乐山的自然与人文魅力,吸引更多人才汇聚于此,共同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。

教师代表沈志云院士回顾了学校与国家发展共同奋进的历程,解读学校在峨眉办学时期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的三大原因:一是历史久、底蕴深,学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,一直引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;二是思维新、视野宽,始终追踪世界铁路发展趋势,不断创新探索;三是严谨治学、严格要求,注重“双严”传统的传承,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。沈志云院士希望交大人在更完备的条件支撑下,以创新思维、宽阔视野,继续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轨道交通事业发展。

校友代表、铁道桥梁1985届校友高宗余院士深情追忆峨眉求学的青春岁月,对母校的培养和恩师的教诲表达由衷感激。他表示,四十年来,母校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,在人才培养、重大工程建设、重大科研创新方面硕果累累。放眼未来,期待母校围绕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一流大学目标,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,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时代的新贡献。

与会领导、嘉宾、校友代表共同启动峨眉校区校友之家建设。据悉,峨眉校区校友之家选址于西山梁土木实验室与周边区域,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与设计。

大会在《明天会更好》的温馨旋律中圆满结束,校友们齐声合唱,用歌声表达对母校蓬勃发展的美好祝愿。会后,参会校友在名山电影场参加互动晚会。


教师代表以及来自8个学院的600余位校友,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(教育基金管理办公室)、峨眉校区党工委、峨眉校区管委会、土木工程学院、机械工程学院、电气工程学院、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、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校友工作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。